《统计学》授课纲要 |
|
|
教学内容 |
授课要点 |
教学辅
助手段 |
阅读书目 |
教学要求 |
授课
时数
|
|
第一章
统计总论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统计的组织和管理 |
·统计的三种涵义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的研究方法
·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国家统计的职能 |
CAI自测课件
互联网资料
课堂讨论
|
指定教材第一章
第一、二、三节
|
了解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国家统计的职能
理解统计学研究对象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4 |
|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方法
|
·普查、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统计 报表制度
·抽样调查的基本 组织方式和方法
·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调查表与问卷设计
|
互联网资料
课堂讨论
CAI自测课件
结合实例介绍
选题设计方案组织课外调查 |
指定教材第二章
第一、二、 三
节
《市场调查和预测》(刘利兰编)第五章
|
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掌握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其基本的组织方式和方法、调查方案设计要领,能实际地组织调查工作
|
8 |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统计分组
·统计分布
·统计表与统计图 |
·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
·统计分组的概念及分类、分组标志的选择、统计分组的方法
·统计分布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分类、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统计表的构成和种类 |
介绍统计标准
课堂讨论
互联网资料
CAI自测课件
|
指定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编著)第十一章
|
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及统计表等概念和内容。
重点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并学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表示统计资料
|
8 |
|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 |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
·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相对指标的应用
·各种常用的平均指标特点和计算方法
·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特点比较 |
互联网资料
课堂讨论
课外练习
CAI自测课件
案例分析: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介绍
|
指定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 、第三节、第四节
|
了解各种综合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理解各种综合指标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能作简单的分析。
|
8 |
第五章
抽样估计
·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
·抽样误差
·抽样估计的方法
·抽样组织设计
|
·抽样推断的意义及特点
·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
·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概念、计算
·抽样估计方法
,总体参数点估计、点估计的特点与方法
·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区间估计的基本特点、区间估计的方法
·抽样组织设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特点、计算、样本单位数计算,类型抽样的概念和特点,等距抽样的概念和特点,整群抽样的概念和特点
|
CAI自测课件
课堂讨论
课堂练习
互联网资料
案例分析
课外练习
|
指定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
掌握抽样推断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利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指标
重点掌握抽样误差的计算、简单随机抽样下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及简单随机抽样下样本单位数的计算 |
10 |
·假设检验的意义与假设命题
·假设检验的方法
·
|
·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假设命题
·假设检验的方法
·假设检验的程序
·总体平均数的检验
·总体成数的检验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
|
指定教材第六章
第一节、第二节
|
理解假设检验的涵义、目的,掌握假设检验的种类、方法,能运用各种检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
4 |
第七章
相关分析 ·相关的意义和种类
·相关图表和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 |
·相关的概念和种类
·相关系数的概念、计算、性质和应用
·回归分析的意义
·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
·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和作用
|
互联网资料
CAI自测课件
课堂讨论
课堂练习
课外练习
|
指定教材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
明确相关关系,函数关系,因果关系,能根据实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能用实际资料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系统分析
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和计算
|
8 |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现实中的几种经济指数
·因素分析
·指数数列 |
·指数的概念、种类、作用
·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数量指标的综合指数
·质量指标的综合指数
·同度量因素时期的确定
·平均指数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因素分析的意义、内容和步骤
·因素分析的具体形式
·总量指标因素分析
·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
CAI自测课件
课堂讨论
课堂练习
课外练习
|
指定教材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
了解指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总指数两种形式的编制方法,并能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
8 |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
·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
·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 |
·动态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
·现象发展水平指标
·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
·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
·发展速度、增长量、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直线趋势的测定方法
·移动平均法
·最小平方法
·季节变动的测定
|
CAI自测课件
课堂讨论
课堂练习
课外练习
|
指定教材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
了解动态数列的概念、种类及编制原则、了解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
掌握现象发展水平指标和现象发展速度指标的计算、直线趋势测定的各种方法。
|
8 |
|
|
|
|
这一章供学生自学参考不列入讲课计划和考试范围 |
|